法律讲堂文史版mp3,法律讲堂文史版mp3收听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律讲堂文史版mp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法律讲堂文史版mp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律讲堂(文史版)明清奇案系列?

前言:天理国法人情

法律讲堂文史版mp3,法律讲堂文史版mp3收听

1.立毙杖下——洞房绑架为楔子

2.杖下生命——豆腐打出财无限

3.青大问案——漫说青天分皂白

4.能吏断狱——把酒夜审老瓜贼

5.酷吏枉法——官官相为依亲属

6.贪官坏法——人纵可欺天亦怒

7.昏官滥法——大官告示通衢张

8.循吏败法——貌似清明实坏法

9.疑难杂案——但向前途问迟速

10.巧断疑案——古代几多奸弊事

11.冤狱难平——冤成一字案终疑

12.草菅人命——亦与贪人记败类

13.智断伪情——破伪并非圣贤书

14.巧宦循情——强中更有强中手

15.菜市问斩——凡杀人者踣诸市

cctv法律讲堂生活版重播时间?

生活版播出时间为:首播 19:12,重播 次日10:08 14:15;

文史版播出时间为:首播23:00,重播 次日1:22 7:22 16:08

《法律讲堂》生活版是服务当下的国家立法、普法,实用性强,秉承服务公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启迪生活智慧的节目制作理念,传播的是实用的法律知识,告诉观众遇到事情该怎么解决。

明清皇帝会对普通百姓的案件进行御批吗?

皇帝对普通百姓的案件进行御批,我想了想,清末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就是,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关注和批示过这个案件。

同治、光绪之交,这桩经县、府、省和钦差大臣历审,轰动朝野的民间大冤案,至今家喻户晓。官府在此案审判中草率勘验、酷刑逼供、伪证作弊、任意枉民。此案后几经亲属上诉京控,数十位官员、同乡联名书奏,纷繁曲折,逾时三年零四个月,终于平反昭雪。

案子发生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十一日,在浙江省的余杭县,民妇葛喻氏向县衙状告媳妇毕秀姑毒死丈夫葛品连,请求官府验尸。知县刘锡彤接案,恰闻秀才孙竹山闲谈:葛家曾租举人杨乃武家的一间房屋,居住了一年左右时间,杨与毕来往密切,教其识字,关系暧昧,因传出流言蜚语,而葛与毕夫妻不和,吵闹不断,以及有关捕风捉影的私情谣传。因此,刘锡彤认为葛品连之死乃杨乃武与毕秀姑的奸谋毒害所致。同时,他想到杨乃武曾帮余杭县的粮户写状子,控告粮吏浮收舞弊,还曾在县衙照壁上贴对子讽刺父母官,便决定要坐实这位敢与官府作对的举人的罪名。

此案由余杭县转至杭州府和浙江省,中间也有杨家人上诉,但由于杨乃武和毕秀姑畏惧用刑,不曾翻供,遂维持原判,并呈刑部。杨乃武在刑部复核案件期间,在狱中写了申诉状,由妻子和姐姐杨菊贞赴浙江省巡抚、臬司、布政司诸衙门申诉,无果。

同治十三年(1874),杨菊贞带着申诉状赴京伸冤,谓之“京控”。都察院将状子转回浙江省,杭州府仍然维持原判,再次上报。杨菊贞再次京控,通过人脉助力,并得到了胡雪岩的资助。第二次京控到了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由于得到了《申报》到追踪报道,引起民众关注。翁同龢将案情面陈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同治皇帝亲自下旨,令浙江巡抚会同臬司复查。

巡抚杨昌浚奉旨并未亲审,而是委托湖州知府许瑶光、绍兴知府龚嘉俊、富阳知县许嘉德、黄岩知县陈宝善共同审理。许瑶光审了几次没有动刑,杨、毕均称冤枉,双双翻供。但由于案情已错综复杂,节外生枝处不少。许瑶光审了两个多月,竟不知如何结案,只是一拖再拖,悬而未决。

因同治皇帝驾崩国丧,案件拖到光绪元年(1875)四月,给事中王书瑞上疏,指斥浙江省官员复查此案居心不公,草率马虎,拖延至今,奏请另派大员前往复查。慈禧太后见奏降旨:“此案情节极重,既经葛毕氏等供出实情,自应彻底根究,以雪冤诬而成信谳。”命令浙江学政胡瑞澜重新审理。

杨昌浚得悉后,向胡瑞澜威逼利诱,说此案反复审问了多次,无偏无枉,不宜轻率变动。胡瑞澜对人犯昼夜熬审,酷刑滥加。杨、毕受刑不住,再度诬服,虽屡经质对,仍多迁就成供,胡瑞澜以原判所拟罪行结案上报。

至此,杨乃武案成为全国瞩目的大案。毕秀姑因为“上着白衣,下着绿裙”而得绰号“小白菜”。民间舆论的关注和《申报》的继续追踪,使得慈禧再次传下谕旨,启动了“三堂会审”,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会审。最终得以翻案,涉案的三百多名官员有三十多人被革职、充军或查办,一百多人被革除顶戴花翎、永不叙用。

会的。

明朝宣德年间就发生过一件这样的案子。某县的金书吏和石皂吏狼狈为奸,哄骗大户周老财的儿子去赌场赌博。刚开始周公子还小挣了一笔,可没成想,越赌输的越多,最后就倾家荡产了。不多久,这事就被他爹周老财知道了。于是,周老财就去县衙里状告县里的金书吏和石皂吏,说他们拐骗良家,要求他二人返还周公子输的钱。县太爷知道周老财家里有关系,周的一个本家亲戚是朝里的工部侍郎,惹不起。所以县太爷就责令金石二人返还非法所得,还以赌博罪为名,一人赏了一百鞭子。打的二人皮开肉绽。

二人回家后怀恨在心,想报复周老财。但是碍于他家大业大,没法下手。二人中充当狗头军师的金书吏冥思苦想下,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就在那几天,县里发生了一件杀人抢劫案。县衙役不作为,搞逼供信,抓了县里的一个泼皮,严刑逼供,让他招供。小混混吃不过刑,就屈打成招了。这时候呢,金书吏就去牢房里看望这个混混,跟他说,你想活命,就得各种攀咬。如果你听我的,我保你没事。于是,金书吏从怀里套出一份名单,上面一共有十一个名字,都是在县里和他有仇的,其中开头第一名就是周老财。

到了第二天上堂的时候,小混混全盘翻供,说自己是受人指使的,幕后黑手是县里的周财主。这个周财主是以地主的身份为自己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打掩护,实际上他是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恶匪。

接到这个供词,县太爷本着宁抓错不放过的原则,当天就把以周老财为首的十一人下了大狱。死刑犯都是要层层上报的,直到于是这个案子就被直送三法司。这时候周老财家的那个工部侍郎亲戚开始发挥作用了。他在朝堂上提出了这个案子的各种疑点,请求皇帝可以发还重审。宣德皇帝早就想对民间的吏治大加整治了,正好以此为契机,下令官员彻查此事,杀了一大批官吏。可惜的是,这场冤案真正的受害者,以周老财为首的十一名老百姓受不了牢狱之苦,都死在了狱中。

自古以来,皇帝如果对普通百姓的案子进行御笔亲批的,那他一定都是怀着深刻的政治目的的。就好像慈禧太后借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清洗太平天国起义后的官员,进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一样,宣德皇帝此举,也是巩固皇权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封建社会,皇权是无法下乡的。在民间,一直都是乡中耆老和小吏在把持着基层政权。那些异地为官的官员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治所,能依靠的也就是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小吏了。历代帝王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却没有人真正解决过这个问题。

我觉得应该会的,因为《法律讲堂文史版》明清御批案宣传片中有一句宣传词是“是帝王对基层琐事情有独钟,还是这些案件也事关重大甚至影响江山社稷”,所以皇帝从某些案件中竟然修改律法,所以皇帝会御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律讲堂文史版mp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律讲堂文史版mp3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