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律讲堂火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法律讲堂火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没有监控的古代,县令是如何来断案的?
首先,在古代一般的案子不叫案子,县令基本是不管的,你说你丢个钱包,不见了自行车,县令帮你找?你以为自己是倭国人啊。
根本不会理会的,不是人家县令架子大,实在是县令没空理这些事。以汉朝为例好了,县令有县尉,是专门抓刑事案件的,还有功曹之类的,顶多也就四五个主要干部,他们是不太可能管一般的案件,那下面的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这其中游徼主要抓盗贼,那人手也是有限,一般治安案件不怎么管。
再到下面的亭,十里为一亭,亭有求盗,这个可能会抓一些具体的案件了,但也以刑事为主,当然也有丢个牛什么的也是要管的,这种当然没办法调监控,只能靠人肉。
此外下一级还有里长,主要管门的。
所有的这一切,通常小案子不管,遵循不告不理,告了也不一定理的原则。
当然,一些大的案件,比如杀人啦,那当然是要破的。怎么破呢?这里面最主要的手段很简单很粗暴,推断一下动机,然后抓一些嫌疑人过来,先问一问,如果不招就大刑伺候,打到招为止。这样一来,案件不就破了?至于是不是真的凶手,那可就没人关心了。
这是普遍使用的,也不排除有一些聪明的县令,会使用一些心理招数。比如曾经有这么一个案子。
有一个叫赵三出去做生意,约了船夫坐他的船,到了晚上的时候,船夫突然来叫门:三娘子。
三娘子打开门,船夫问,三官人怎么还不来啊。
三娘子很吃惊,说早就走了啊,结果一查,发现赵三已经遇害了。
县令一开始按套路走,这一定是三娘子跟人通奸,谋害了自己的丈夫,要了后面,有个县吏发现不对,他表示船夫就是凶手。
为什么呢?
因为船夫找上门,叫的是三娘子,那他一定是知道室内没有赵三这个人。
把这个船夫叫过来,一审,船夫就认罪了。
还有卖肉的钱被偷了,大家来洗手,谁的手有油就知道谁偷啦等等,都属于智慧小故事。
除此之外,正儿八经的有法医手段,比如宋朝宋慈有一个《洗冤集录》。里面就讲了一些尸检的手段。比如烧死的人嘴里一定有灰,淹死的人肚里一定有水。武大被毒死了,火化时,捡点骨头还是看得出来。
还有下面这个:
总之是靠经验,这些经验到现在还不过时。
当然,现在有了监控,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区,几乎无死角,要查什么案子很容易,今天还看了一个段子。一个人到小卖店买东西,三块钱的东西,给了十块钱,老板娘忘找钱,还说已经找了。两人吵了起来,这时候,老板回来了,听到后,拍板调监控,结果一看,十分钟前,老板娘在跟某男子亲吻。场面顿时不可收拾。人家连七块钱都没要,送老板当染发费了。
可以说,有了监控,大部分的案子都可以查出来,但调监控又是一个麻烦,所以有的小案值 的案子,比如丢个自行车,用监控很容易破,但没办法给你破,花的人工费用就成千上万了。有特殊情况就另说。
我想,等以后的图片视频识别技术先进了,不需要人工识别的话,那就是无案不破啦。
在古代,没有监控就断不了案了?没有火车就走不了路了?没有手机就不通讯了?
其实,在科学技术没有如今发达的古代,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远不是现在人想的那么弱智,相反,充满了智慧!
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盲人的听力要比常人要好,那是因为没有视力的情况下,必须借助听力来和外界进行联系,古代也一定,因为没有监控,DNA比对等先进技术,因此在一些断案手法上,相对来说比今天还要厉害。
史论纵横以前很喜欢看的一个节目叫《法律讲堂(文史版)》,是央视12套推出的,里面讲的都是古代的一些刑事案件,很多案件的侦破都很有借鉴性。
其中,有一期《假失火,真谋杀》就讲到,一个宗族的事情,宗族里面的木匠阎镐想向族长阎锡借钱,但是族长没有借给他,于是晚上的时候就从自己的工具箱中拿出锛子,去找族长理论,理论中发生冲突将族长左臂砍下,又砍喉咙致死,妻子闻声赶来,又将妻子砍死。为了毁尸灭迹,伪造灯油打翻的情形,然后反锁门后,翻墙而出。阎锡的母亲也被烧死。
于是族里人都来救火,那天风大,火势蔓延,整个村庄一片混乱,古代死人都需要仵作来坚定,因为尸体已经烧的不成模样,仵作坚定出使一男两女,可以肯定是阎锡夫妇和其母亲,当时县令结案是火灾造成的,让族里人给安葬,并且还出棺材和粮食赈灾之用,然后就下葬了。
这样的案子,可以说很难告破了,也许根本不会有人发现,但是古代讲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阎锡的大儿子想迁坟到别处,在迁坟的过程中发现骨头有砍痕,再加上阎镐上门女婿不满阎镐父女的压迫,因此吐露真相,阎锡的大儿子因此上告官府,在阎镐家发现锛子后,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真相得以大白于天下。
其实,在这个案子中,如果当时的仵作用点心,或者是县令细心一点,就能当时破案,而在《水浒传》中,也讲到潘金莲毒死武大郎,仵作留着武大郎的尸骨作为证据的事情。
在我国古代讲究人证物证俱在就可以断案,更有的时候,会采取心理性的审理方法对人进行审讯,比如以前的影视剧《状王宋世杰》《九品芝麻官》里面都有讲到这样的情节,用刑逼供也是常用的手段。
另外,古代人都被严重的束缚在土地上,流动人口特别少,所以,一般发生命案也都是方圆十里内的凶手和受害人,出现受害人后,基本就是这十里八村的,并且谁家有人跑了,那肯定就是他了,而且古代很长时间都有连坐制度,老百姓知情不报,和犯罪一样,不像现在,即使当街杀人,路人都不管。
所以,不要以为古代就可以随便杀人,在古代,人口是国家很宝贵的资源,大部分的朝代都会鼓励生产。
其他答案都在说古代如何断案,就让我以史为鉴来唱唱反调。大部分古代官员断案真的是一塌糊涂。
古代之所以赞赏青天大老爷,把宋慈、狄仁杰、包拯等等断案高手,在民间都神话了。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缺少这样能断案的官员嘛。
整个中国历史上,能被民间传颂能明察秋毫的也就这么几个,因为绝大多数官员和皂吏都昏庸贪婪,古代民间俗话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说的很对,一般老百姓除非杀人灭口的案件,一般都不会去衙门的。我来举几个反例。
一,因尼杀妻
清代一只军队驻扎时,一名士兵企图强暴路过的女尼,女尼挣开后穿着士兵的裤子跑到一户农家,刚好是一妻一子在家,这位农家妇女大发善心借给女尼自己衣服,约定第二天来还。
结果农夫回家看见家里有男人的裤子,怀疑老婆出轨,于是问孩子咋回事,熊孩子不懂事,说下午来了个光头的和尚。
然后大怒的农夫不听解释,对老婆又打又骂,农夫老婆解释不清,于是上吊自证清白。
第二天尼姑来还衣服,农夫才知道自己弄错了,悔恨之下,又怪孩子胡说,于是又打死了孩子,自己上吊了结。
对这样一个惨案,邻居们是咋处理的呢?
邻里以经官不无多累,相与殡殓,寝其事。
邻居认为这样的灭门惨案如果报官手续太多,葬了就算了,算了。。。
二,昏官断案
以史为鉴读书时发现一个昏官不能断案的故事。有一个女的回了娘家,拜见完父母后,叫她的小叔子去接她回家。
两人路过一座森林的时候,这个女的尿急。
于是让小叔子看着毛驴,她去森林里面去解手,古代穿的比较多,解手前要把裙子之类挂在树上,结果等她上厕所出来之后,发现裙子不见了。
找不到裙子也没办法啊,于是只能和小叔子先回家,把这事情告诉自己老公然后就休息了。
结果到了第二天,小叔子一看这都中午了,怎么俩人还不起床?使劲儿敲门,都没人理,然后大惊之下撞开门,发现夫妻两个人双双丧命,头颅都不见了,床上只有身子。
于是家人赶紧报官,遇到了这个官员,就是一个典型的昏官,原文记载:“告之官,不能理。”
这名官员遇到了这种密室杀人案,一下子六神无主,没有主意,只能先把小叔子拘留起来,准备要屈打成招。
然后小叔子吓得赶紧交代,仔细回想觉得丢裙子这个事情非常可疑。
于是这名官员领着衙役去森林里面去查看,结果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旁边有一个小洞,这个裙子就塞到这个小洞里面,然后县令领着衙役把这个洞挖开之后,发现两个受害人的头都藏在这个小洞里面,周围都没有其他迹象。
于是这个官把凶杀案就当做鬼神作案,不了了之。
古代笔记中类似这样的鬼神作案,官不能断的记载很多很多,可以想见古代破案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律讲堂火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律讲堂火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