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跨国并购 法律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跨国并购 法律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企业如何规避跨国经营法律方面的风险?
面对诸多跨境并购的法律风险,企业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加
以规避:
(1) 充分做好评估工作
并购行为不仅受全国性法律调控,还涉及诸多地方性法律 和政策,因此充分了解并购双方所在地关于并购的法律规定是 作出并购战略决策的先决条件。
我国企业在跨境并购的过程 中,必须清楚地估计东道国可能给交易设置的政治性障碍,在 进行并购之前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 从联想成功收购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上看,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 购之前一定要对国际格局、各国的贸易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进行 一定的研究与评估工作。
跨国企业并购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 其对谈判技巧和并购环境的把握要比商品买卖复杂得多。因 此,做好对法律信息、被收购公司的信息以及其他多方信息的 了解和掌握是关系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
(2) 寻求专业机构的支持
中国企业防范跨境并购法律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寻求专业支 持,实施同步控制。
企业需要委托咨询机构进行并购策划、委 托会计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 自企业产生跨境并购的意图开始,就需要寻求熟悉当地法律法 规的专业机构给予支持,获得及时、同步的法律服务。
各方面 的专业服务不仅在企业并购前和过程中需要,还要延续到整个 海外企业存续期间。
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李书福为收购组 建了强大的中介团队:著名的富尔德律师事务所、专门负责财 务数据的德勤、总体协调的洛希尔投资银行、公关顾问博然思 维集团。
这个中介团队,放到任何一起跨境并购中,都堪称 “梦之队”,也正是听取了这些团队的专业意见,吉利在并购 过程中才能有效规避海外投资决策及其他相关法律风险。
企业海外并购属于利用外资吗?
并购可以利用外资,也可以不利用外资。
海外并购是指一国跨国性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资产收买下来。
海外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场和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其中“一国跨国性企业”是并购发出企业或并购企业,“另一国企业”是他国被并购企业,也称目标企业。这里所说的渠道,包括并购的跨国性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两种形式,这里所指的支付手段,包括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形式。
2015年中国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项目总共有593个,累计交易金额401亿美元(包括境外融资),其中直接投资338亿美元,占84.3%,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
文化差异会影响跨国并购吗?
会的,在海外并购的整合阶段,文化因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跨国并购至少会牵扯到两个国家的人口、历史以及地理等因素,而由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思想道德,使得并购企业所在的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如西方国家比较在意法律制度,在其人们寻常的生活中,更加重视企业财富的积累和按照程序进行;而我国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加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究中庸之道,因此这也使得国内企业在海外并购时会更重视人情礼往,这与西方国家理性与秩序形成了矛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必然会影响到并购的进展。实际上,海外并购发生时,两个企业所在的国家文化差异越小,进行整合时所遭遇的阻碍就越小,越容易使海外并购顺利完成。
2004年TCL集团并购法国阿尔卡特公司便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在并购完成后,因为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没能引起TCL的重视,使得并购完成之后双方之间的团队协作没能解决好,阿尔卡特公司原本的研发及销售人员因为对TCL所设置的培训与激励机制心有不满,工作时消极怠工,使得产品的研发速度严重拖了后腿,造成合资企业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优势严重下降,最终给合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由于法国员工的薪酬待遇普遍要比国内员工高,TCL在并购之后所设置的同工不同酬的薪酬待遇,一方面不仅没能博得法国员工的好感,反而在另一方面极大的伤害了中国员工的感情,导致两方面的员工都心有不满,TCL集团又没能及时解决好这些问题,最终引起了合资企业员工的消极怠工甚至是大批离职。
一家之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跨国并购 法律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跨国并购 法律问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