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法律问题,p2p的法律问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p2p法律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p2p法律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爆雷的p2p从业人员追责,是否有法律依据?

肯定有法律依据呀。

p2p法律问题,p2p的法律问题

一般的程序员和少数新客服拿死工资的,且工资不高又不知道公司内幕的,不会追责。

高管,核心人员,业务员以及代理,知情并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奖励的员工都是要追责,严重的还要判刑。

法律依据是,非法吸收公民存款罪,扰乱金融市场罪,非法集资罪,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

平台老板是主犯,他们是从犯,被经侦了的平台,都是连同高管及主要人员一起抓的,那些高管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有的高管还是股东,所以追责是没任何问题的。

e租宝111人受审,他们分布于e租宝的各个部门,都是e租宝的从业人员,从高管到一般办事员,对这些涉案人员罚金都是20.05亿,主犯判了无期徒刑,其它均判3年以上不等。

所以爆雷的P2P从业人员不但追责,情节严重的还要判刑,退钱积极的,表现好的可以作为量刑标准减轻罪行。

p 2p 是一时期的产物,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创新金融”全面放开,全国一下冒出了6000多家p2p。其中一部份有实力,有靠山的公司在认真经营。但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其中不少人是刚从牢中出来换个马甲成了金融巨头。不少的都是科技公司一夜之间成了金融公司,牌照就是科技金融公司。对于一夜非法集来巨额财产,使许多经营者找不到北,买车、买房、买飞机、包情人、周游世界等等令人不齿事情都出来了。招兵买马,王八免子都行,全国开分店,经理老板满天飞。发展下线,明星站台、明星代言、国企包装,市级主要领导位临光顾,守信用企业,央视广告等。而其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帮凶,分成抽水,奖励赠送,得了不少好处。现在清理非法所得必须无原则退回。减少受害者的损失,使骗子得到应有惩罚,这些人员非法所得都是受害人的血汗钱。有犯罪行为,必须依法外理,才能彰显公平正义。有同感请点个关注。谢谢。

当老百姓本金要不回来,报警了,全公司被抓派出所的时候就知道!肯定有依据的!但有弹性尺度…呵呵!

多数追责主犯为是集资诈骗罪,追责从犯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属于分公司的从犯多数是单位犯罪…

主犯多数是总公司高层,老板总裁总策划,设计产品,市场运营,财务管理等,对公司发展有重大决策作用的,一般都是熟知公司模式,控制财务,甚至虚假宣传组织人力架构等洗脑模式进行集资诈骗,毋庸置疑,集资诈骗是明知故犯的!高层要判刑要罚金要追缴违法所得!

从犯多数是分公司的中层,且属于单位犯罪,按总公司要求干活的中层,大部分人都是团队管理销售人员,对吸收存款没有控制权,仅是帮助总公司老板吸收存款。这过程…中层只是为了业绩干活,很少知道老板的底牌,所以老板暴雷了员工也要背锅,最后员工申冤自己只是打工的,可惜在GJF的教育下才会知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法定明知故犯的!(要证明自己不是明知故犯的条件,是有!很苛刻)中层要判刑要罚金要追缴违法所得!

分公司的最底层员工,纯销售业务员,一般进入公司不久,业绩低涉案金额低,作用不大的员工一般不会被逮捕,这弹性就在此!这些底层业务员有没有吸收公众存款?有!但是GJF可以不追责!(在此反问一句,总公司立案后,所有员工的工资基本属于非法所得,底层业务员虽然没有判刑,工资就不用退啦?)

还有就是已离职的员工,有吸收金额,但没被追责,工资不退吗?早期赚了钱的投资者的利息和返佣不退吗?收了广告费的媒体不退吗?明星代言费不退吗?等等

当一个P2P从业人员,暴雷后又如何面对投资者?

记得几年前P2P去大学招聘,有些P2P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00万,我曾经在课堂上警示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别去,那都是骗子,尤以河南人的P2P公司最多,成立时间均不到三个月,合肥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家P2P公司,很多学生听了我的话没去,果然不到半年,这些公司都被警方查封

p2p国家最新出台政策?

p2p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有:

首先对P2P网贷注册资本金等诸多细节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规定。甚至要求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且必须需要实缴才可以。

p2p网贷平台必须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

P2P网贷机构需要通过网贷机构自查、协会自律检查、网贷整治办行政核查等,方可完成整个验收流程。

目前来看,若以严格标准执行,多数平台势必要被清理,退出网贷市场。

要将P2P纳入征信系统,不仅让网贷平台能查询到借款方的信用记录,也要将网贷平台收集的信息补充进来。最后是要建立P2P网贷问题平台的后续处理机制。目前网贷行业的问题平台还在不断曝出,必须要建立起问题平台跑路、倒闭之后的接手和处理机制。因为不少问题平台都是因为一笔项目出现问题跑路的,其他项目并没有出现问题。

国家政策:

《意见》强调,要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处置原则。在网贷机构转型过程中,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妥善处理股东、出借人、借款人的利益关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落实网贷机构存量业务风险化解责任、确保不将风险推移到未来的同时,设定转型过渡期,给予新设小贷公司一定的政策支持。

根据网贷行业最新出清政策和现实环境,网贷平台的结局尘埃落定,包含所有平台在内的整个行业继续存在的任何基础都不复存在。事实上,早在2020年11月中旬,P2P平台就已经全部清零。

而平台清退完后,面临如何处置接近8000亿元的存量不良资产问题。有专家认为,P2P追讨不良资产需要顶层设计。也有人士认为,未来投资者有望陆续拿回部分本金。

.

是P2P监管要遵循P2P业务本质,所谓业务的本质就是项目要一一对应,P2P机构不能持有...

2.

是要落实实名制原则,投资人与融资人都要实名登记,资金流向要清楚,各国都对开户有非常高的...

3.

是要明确P2P机构不是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要承担信用风险,也不是交易平台,是信息中介...

4.

是P2P应该有一定的行业门槛,P2P信息平台作为分析、遴选新闻信息、提供参考性的信用分析...

p2p借出的钱可以起诉吗?

P2P借出的钱是可以起诉的。P2P属于网贷行业,从2013年开始,进入2016年进入最旺盛时期,从业企业达到6000多家。到2018年——2020,陆陆续续出现了兑付难潮,一夜间这个行业全部倒闭。这种民间借贷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当然,可以去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2020年法院受理p2p平台贷款案件吗?

法院受不受理,应该是看事件受害人所掌握和提供的证据是否能认定被告是否触犯法律了。

比如说现很多平台大量逾期,债权人无法转让债权,投资人的资金无法回款

鉴于信息的不对称,投资人要想掌握平台犯罪的证据其实是很难的,没有证据,经侦就无法立案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只能抱团投诉到金融办,让公权力量介入协调,调查,同时下载好投资合同,逾期记录,我想,投诉的人多了,影响大了,国家是会让经侦介入调查取证的

只要平台有转移资产,自融,资金池,侵占投资人资金的犯罪事实,就会移交法院受理审判。

2020年本身就是清退P2P的元年,这是中央维护金融稳定的,保护人民经济利益的重要举措,相信只要有实锤的犯罪事实及证据,法院是会受理的。要相信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是申张正义的国家机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p2p法律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p2p法律问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