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募捐涉及法律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募捐涉及法律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法典关于自愿捐款的规定?
根据慈善法规,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同时,还明确了法律责任,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显然,法律不但不允许强制捐款,还规定了对强制捐款的处理措施。
捐款归慈善法规定,不归民法典调整。不要什么问题都扯民法典。
造假捐款要负法律责任吗?
说白了就是诈捐呗 要负的
公益性的捐赠不能“作秀”,“诈捐”一般来说虽然是不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但这是一个道德问题,也会涉及到民事纠纷。根据我国《救灾捐赠管理办法》中第33条规定,捐赠人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按照捐赠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将捐赠财产转移给受灾捐赠受赠人。诈骗是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应根据涉案金额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其他严重情节来判刑。
捐款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么?
捐款不属于单方面民事法律行为,而是属于双方面民事法律行为。
因为:不管是个人名义捐款,还是单位或企业行为的捐款,都要按照规定记录捐赠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金额/元(现金捐款)或物资名称/数量。捐赠人或单位签字,受捐单位签字。
所以,捐款或捐物都不是单方面民事法律行为。
业主捐钱办事是非法集资吗?
业主捐钱办事不属于非法集资,因为业主集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解决自己小区里的事情,是出于义务来为小区的全体业主处理事情,非法集资一般情况是为了盈利,或者以高利息作为诱饵,骗取民众的存款用来盈利,这种行为扰乱了当地的金融秩序,是要严厉打击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募捐涉及法律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募捐涉及法律问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