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兖州法律援助中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兖州法律援助中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司马懿梦见贾逵后,不久就去世了,这个贾逵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谢谢邀请!贾逵是东汉末年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一代名臣。司马懿临终时,总是半梦半醒之间看到贾逵和王凌站在他的床前,厉声斥责他有篡逆之心,狡诈奸伪,谋害忠良,并做击杀之状,甚是恐惧,不久司马懿一命呜呼!且不说王凌,单说贾逵。这贾逵无论才德,都不是一般人物。
一、德行昭著。这个贾逵品德好到什么程度?举一个例子:曹袁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儿子袁尚封郭援为河东太守,派他和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单于三路大军攻打河东,大军几乎攻下了河东的大部分城池,只有小小的绛邑县久攻不下。这绛邑县就是贾逵镇守。久而久之,孤城无援,粮草不继,实在没法再坚守了,绛邑军民就和围城的郭援提条件,如果不杀贾逵,我们就投降,否则我们誓与孤城共存亡。这郭援早就听说贾逵的大名,也想招降贾逵为己所用,就答应了绛邑军民提出的条件。进城之后,郭援将贾逵捉来让他给自己下跪,贾逵说:“我贾逵生于天地之间怎么能向草寇下跪!?王邑一直是河东太守,我为绛邑令,要跪也得跪王太守,你算哪根葱?”郭援恼羞成怒,下令斩杀贾逵。号令一出,绛邑军民蜂拥而聚,站在城头高喊:“你们违背盟约要杀我们的父母官,贾大人贤良仁义,今日如果杀了贾大人,我们就以苟活为耻!”这郭援一看这阵势就不得不赦免了贾逵。看这贾逵深得民心之状,就可以想见贾逵确是清廉为民的好官!
贾逵为人也非常仗义。后来这个郭援将贾逵囚禁在地窖里,贾逵就天天对看守他的士卒说:“你们中间难道就没有一个有骨气的勇士敢杀我吗?难道要让义士困死在这地窖里面吗?”恰巧此话被一个叫祝公道的人听到了,就偷偷将贾逵解救出来释放了,贾逵问祝公道姓字名谁,祝公道始终不告诉他。几经辗转,贾逵才知道解救自己的恩人是祝公道。后来郭援兵败,这个祝公道被捉住,论罪当斩,贾逵挺身而出,千方百计搭救祝公道,最终未能如愿。祝公道死后,贾逵身着丧服,痛哭流涕,亲自安葬了祝公道,一时传为佳话。
贾逵是个忠臣,终其一生都忠于曹魏政权。早年的贾逵虽出身名门望族,但从小就成了孤儿,穷得连一条裤子都穿不上,是曹操屡屡发现贾逵的卓异不凡之处,多加提拔,故而贾逵无论何时何处都忠于曹魏政权,至死不变,可惜他的儿子贾充却助纣为虐帮助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江山。
二、贾逵有真本事。贾逵虽是个穷小子,但少有大志,小时候做游戏也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玩过家家,他是在地上排兵布阵,和邓艾差不多。他的爷爷一看这个孙子是个奇才,就教给他兵书阵法,并预言他将是一代名将!
果不其然。贾逵先是追随曹操,为曹操统一北方屡立战功。曹操曾发感慨说:“假使天下二千石(太守的代称)官员都能象贾逵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曹操死后,贾逵力挽狂澜,率先拥立曹丕继位,并单身出城降服曹彰,稳定了曹丕政权。贾逵在豫州刺史任上,政绩卓著。他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时称“贾侯渠”,极大地便利了民生发展了经济。曹丕也像他爹一样不无感慨地嘉奖贾逵说:“贾逵是个真正的刺史!”同时布告天下,要求各州效仿豫州的治理措施,并封贾逵为关内侯。
公元222年,贾逵在征东大将军曹休的督领下进攻东吴,在洞浦击破吕范的部队,战后获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贾逵死后,从天子到庶民无不感怀。魏明帝东征,乘辇过贾逵庙祠,颁发诏令说:“昨过项,见贾逵碑像,念之怆然。古人有言,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其面告天下,以劝将来。” 公元257年,高贵乡公曹髦也曾到访贾逵祠,并下诏对贾逵祠加以修整,足见贾逵在曹魏政权的文臣武将里的显赫地位和不朽功绩!更值得称道的是:凡是贾逵主政的地方,老百姓在他死后自发立庙建祠,以示怀念和感恩戴德。
贾逵临终时说的这一段话,足见他对曹魏政权的赤胆忠心:“我受曹魏厚恩,恨不能斩孙权和他的江东部署以报先帝。此生功业乏陈,就不要铺张厚葬了,一切从简。”
综上所述:贾逵有才有德,且一生忠于曹魏,所以司马懿临死常常梦见贾逵,正戳中了司马懿谋逆的心病,可见贾逵虽死,在天之灵也是忠于曹魏啊!呜呼,可惜贾逵生了贾充这个逆子!
贾逵这个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他的孙女贾南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乱政导致“八王之乱”,西晋很快灭亡;他的嗣子(继子,贾南风父亲)贾充指使手下成济杀死魏帝曹髦,是司马昭的心腹大臣。贾逵相比于自己的后代,名声就显得弱了很多,而且父子的政治立场也迥异,贾逵是魏朝的忠臣,贾充忠心晋朝,是晋朝开国的功臣,各为其主。(贾逵剧照,此时正在处理曹操后事)
司马懿为何梦到贾逵、王凌后很快去世?
司马懿晚年病重时发生了一件未遂政变,政变的主导人是太尉王凌,王凌是司徒王允(杀董卓的王允)的侄子,年轻时候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是好朋友。早年跟随曹休征战东吴,曹爽时期对他也十分器重,算是曹魏的忠臣。
王凌和自己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打算册立曹操的儿子楚王曹彪为帝,这事主要还是王凌夜观天象得到的启示!不料外甥令狐愚去世,令狐愚的部下告发了废立之事,王凌的联络的盟友也告发了他。(王凌剧照,向司马懿要棺材钉)
司马懿派遣数万将士征讨在寿春的王凌,王凌调动不了军队,只得自己投降。为了试探司马懿对自己的处理意见,王凌向兵士要钉棺材的长钉,请示司马懿后,司马懿给了钉棺材的长钉,这就意味着王凌必死无疑。回京城途中途径贾逵的庙,王凌在庙里痛哭表明自己的心迹,不久就自杀了。
司马懿觉得不解恨,将王凌、令狐愚等人掘墓,暴尸三日,诛灭三族,楚王曹彪被逼迫迫自尽。其实这时司马懿已经病重的厉害,晚上做梦梦到贾逵、王凌斥责他,心里非常厌恶,不久病死。
贾逵何许人也?
贾逵年少家贫,机智刚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封疆大吏,他曾经任职弘农刺史、豫州刺史。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扬州刺史刘馥、兖州刺史司马朗、扬州刺史温恢、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等六人放在一起做传,是当时刺史的典范。
贾逵曾经任职弘农刺史和豫州刺史,此二处分别处在抵御关西军阀马超和东吴孙权前沿要冲地区,曹操和曹丕都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后,贾逵已经是谏议大夫,主持曹操身后之事。此时青州军哗变,青州军已经跟随曹操征战28年,只服从于曹操个人,曹操既然病故,青州军纷纷要回归故乡种田。面对这种形势,贾逵采取了安抚的措施,发给他们文书,要求沿途州县给与他们资助,帮助他们还乡种田,十几万人的哗变也因此被悄悄的平息了。(曹丕剧照)
曹操的儿子曹彰驻守长安,当时曹操要求曹彰赶快进京(洛阳)见他,曹操知道曹彰握有军权,怕他在自己死后夺权。曹彰却率领驻守长安的军队赶赴洛阳,极有可能爆发内乱。贾逵面见曹彰,曹彰问曹操的印绶在哪里时,贾逵回道:
“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意思是说太子曹丕在邺城,国家已经有了储君。先王(曹操)的印绶,并非君侯你应该问的。曹彰听后也就没有继续再追问下去,这事曹丕和曹彰兄弟两个已经开始了猜忌。
魏明帝曹睿即位时,贾逵担任豫州刺史。228年,孙权和手下的将领们使用诈降的计策,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按照计划诈称得罪了吴王要投降,曹休中计去接应诈降的周鲂,结果掉入陆逊等设置的埋伏圈,曹休急忙撤退,大败而逃。
贾逵知道消息后,决定进军援助曹休的败军,免得曹休被东吴全歼。此时贾逵的部队并不多,不足以于东吴军队抗衡,他采用疑兵之计占领夹石一带,遍插旗帜,四处擂鼓,接应曹休的败军,东吴军队以为曹魏的大军到来,纷纷停止追击撤退,使得曹休能够收集溃兵,重整旗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石亭之战”。(曹休剧照)
关键是曹休战败后,嫌弃贾逵援助太晚,并让贾逵替他收拾丢弃的军帐物质,贾逵很生气,说:
“本为国家作豫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
我是国家委任的豫州刺史,不是替你来收罗军队辎重的,随即率领本部人马回归,这一年贾逵病逝于豫州刺史任上。
不过曹休(曹爽的父亲)对贾逵及其后人不感冒,经常打压,这导致贾逵的继子贾充彻底倒向了司马昭家族。贾逵忠心于魏朝,而他的儿子贾充命令手下成济刺杀了魏帝曹髦,成了晋朝的开国元勋,自己的女儿贾南风也成了皇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兖州法律援助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兖州法律援助中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