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条件及范围,法律援助标准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律援助条件及范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法律援助条件及范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律援助的条件和范围?

法律援助范围:1、刑事案件的代理和指定辩护;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抚养费的法律事项;3、除责任事故外,因公受伤害请求赔偿的法律事项等。条件: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2.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等。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条件及范围,法律援助标准是什么

法律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第十一条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十二条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申请人要获得法律援助,需同时符合以下两项条件:

1、家庭经济状况符合本市法律援助对象经济困难标准;

2、请求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规定。

法律援助的范围

(一)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案范围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予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在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受到损害、主张权利的;

8、因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受到人身损害、主张权利的;

9、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主张权利的;

10、因劳动用工纠纷,主张权利的;

11、因医患纠纷,请求赔偿的;

12、因食用有毒有害食品造成人身损害,请求赔偿的;

13、军人军属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主张权利的;

14、未成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主张权利的;

15、因使用伪劣农药、化肥、种子及其它农资产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请求赔偿的;

16、当事人不服司法机关生效的判决、裁定,依法申请再审的;

1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律援助条件及范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律援助条件及范围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