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律援助补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法律援助补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发放标准?
法律援助机构指定法律服务机构或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应当视案件复杂程度,在标准范围内支付办案补贴,其标准为:
1、在本市(区)办案的,每件补助人民币500-1200元;
2、跨市办案的,每件补助人民币600-1500元;
3、跨省办案的,每件补助人民币800-2000元;
对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或长时间在异地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办案补贴标准,但最高不得超过原标准的两倍。
非因办案人员原因而终止办案的,应根据案件办理情况酌情给予办案人员办案补贴。
江苏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
对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侦查阶段补贴为1200元,审查起诉阶段补贴为1500元,审判阶段补贴为1800元。对于非诉讼法律事务、涉及公证和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申请执行案件、代拟法律文书或受援对象涉及聋哑人、少数民族、外国人等需要翻译的,补贴标准由各地司法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对于跨市、县(市、区)办案、案情特别复杂、差旅费开支较多的案件,可适当增加补贴,但需要经过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同意。
对于民事、行政类及非诉讼类案件,办案人员可以根据案件大小、难易程度、受援人数等因素,在办案单位规定的人均最低补贴标准以上至800元区间内按人均标准计算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地司法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此外,各地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社会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参与程度等综合因素,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补贴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案件类型等因素有所不同。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机构或当地法律援助中心。
司法局事业编有司法补贴吗?
有司法补贴,司法所公务员也是需要看编制的,如果该公务员是政法专编,那么就享受相应津贴,如果是普通行政编制(如街道、乡镇工作人员兼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则不享受。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没有。司法局现有两种司法补贴,都只有行政编制在编人员即公务员才有。一种是乡镇司法助理员津贴,只有乡镇司法所正式在编人员可以领取,每月150到300元,随工龄递增。
一种是司法行政补贴,每月1200元,只有正式在编人员可以领取。两种补贴可以同时领取
法律援助的律师来自哪里?
法律援助律师都是正式的专职律师,在各区的法律援助中心或者司法局备案进库。如果有需要援助的案子随机排列,从库中抽取备案的律师来代理案件。律师不向当事人收取代理费,但是国家会给予1000块钱左右的补助。
所以法律援助律师都来自于各个正规的律所,只是他们在各区的司法局有备案,承接相关的援助案子。
法律援助出庭,一审出庭与请律师有什么不同?
法律援助律师出庭,与请律师出庭没有任何不同,都是一样的。二者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是当事人给钱,一个是当事人不给钱,由国家适当补助一点钱。《法律援助条例》第二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律援助补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律援助补贴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