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兰溪法律援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兰溪法律援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低保申请书交给村委会后有多少天才批?
农村申请低保送上身份证后3个工作日开始受理,25个工作日受理结束,给予审批。所需资料:1、填写提交《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及授权书》、《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表》、《社会救助个人诚信告知书》、个人申请书、小二寸照片,并由申请人及所有成员签字确认,家庭成员因年幼、重病等无法签字确认的,要说明情况。
2、提交家庭成员户口簿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人员与家庭实际共同人员不一致的,要说明原因。属于支出型贫困的家庭,要提供刚性支出有关材料(医疗费用单、入学通知书等)。
你最佩服哪位民国女子?
赵一曼、陈铁军、陈碧兰、陈善兰、刘耀梅、刘守玟、刘和珍、刘胡兰、刘群先、刘彩霞、萧月华、向警予、丘一涵、成本华、林心平、江竹筠、庄有义、伍若兰、赵云霄、沈玉琼、徐全直、淦克群、吴富莲、夏之栩、王经燕、胡秀芝、庄有义、戴柳英、芧丽英、唐群英、葛健豪、杨贵珍、杨之华、,杨子烈、杨开慧、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褔、郭隆真、缪伯英、银金花、冷云、黄励、秋瑾、贺英、冯铿、甘棠、陶毅、游曦等。
我佩服巾帼英烈向警予。
向警予是湖南溆浦县人,1922年加入共产党。她思想进步,尤其是在结识毛泽东、蔡和森、蔡畅后,几个人志同道合,有共同的信仰,经常讨论中国的前途命运,抨击时政。
毛泽东称向警予“她是我党惟一的女创始人”。向警予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运动的领袖。1920年,他和蔡和森一起赴法国留洋,在这里她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她和丈夫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回国后,又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习,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党的二大、三大上,都被选为妇女部长,为妇女解放,开展妇女运动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7年汪精卫“七一五"反共清共后,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共产党”的反动政策,武汉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向警予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转入秘密工作。
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团长卢德铭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因耽误时间,未能赶上,与党失去了联系,卢德铭把部队安扎在江西修水一带,交给余洒度领导,自己和教导员韩浚到武汉寻找党组织,千辛万苦找到了向警予,向警予及时地给湖北省委进行了汇报,当时毛泽东准备在湖南搞秋收起义,湖北省委任命卢德铭为秋收起义前敌总指挥,率部参加秋收暴动,壮大了秋收起义的军事力量。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5月1日,在汉口余记里英勇就义,年仅33岁。
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最佩服宋庆龄先生,在民国时期,宋庆龄为了追求真理,她追随革命先驱国父孙中山先生,是孙中山忠实的学生和信徒,是三民主义的支持者和实践者。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内战,宋先生团结国民党左派和进步文化人士与蒋介石集团作斗争。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采用消极不抵抗政策,宋先生团结广大爱国人士和共产党合作,促使国共合作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宋先生坚定支持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打败了蒋家皇朝,建立新中国🇨🇳。在祖国建设中,宋先生担任副主席,关心和爱护妇女和儿童,以及国民的健康,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先生的一生是光荣伟大的,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功勋,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丰功伟绩,她的丰功伟业彪炳史册,彪炳千古。
“不惜千金耍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说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秋瑾。秋瑾出自官宦家庭,父亲和丈夫均在清末朝廷做官,然而她却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自发前往日本求学,积极参加革命,最终从容就义。虽为巾帼,但极为令人佩服。
放弃锦衣玉食,甘愿投身革命
秋瑾出生于福建厦门,生长在浙江绍兴,她的父亲在清末朝廷做官,清末百姓困苦,秋瑾的生活倒还算不错,而且接受了较为良好的教育。
1895年,19岁的秋瑾跟随父亲到达湖南湘潭。在这里她结识了湘潭首富、曾国藩的表弟王殿臣。后经王殿臣提亲,秋瑾于1896年4月20日嫁给王殿臣之子王廷钧。婚后秋瑾为王家生了一儿一女,但由于两人性格、爱好均不相投,秋瑾对王廷钧没有任何感情。
(后排左二,日本留学时的秋瑾)
1904年7月,秋瑾只身前往日本求学。在日本她结实了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并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并和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
(秋瑾影视形象)
1905年,秋瑾回国,又结识革命人士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同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在冯自由的介绍下,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
回国之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06年,由于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政策,秋瑾愤而回国。回国后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3月,秋瑾前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在此期间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
(萍浏醴起义局势,红色为起义军,蓝色为清军)
在国内教学期间,利用暑假,秋瑾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积极准备起义。在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但由于萍浏醴起义失败,响应之事告终。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起义失败,英勇就义
1907年,由于母亲去世,秋瑾回绍兴奔丧。在此期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并应邀前往大通学堂主持校务,并以大通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徐锡麟)
在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的联络下,秋瑾为安庆起义起草檄文、告示,编制光复军制,并协助制定起义路线和作战方案。
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爆发,徐锡麟组织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攻占军械所,在与清军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而徐锡麟的弟弟徐伟供词中却牵连到了秋瑾,再加上绍兴坤士胡道南的出卖,秋瑾暴露。
7月10日,秋瑾已经得知起义失败的消息,但她拒绝了劝自己离开绍兴的劝告,并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
(秋瑾影视形象)
7月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面对清政府的审问,秋瑾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用来答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秋瑾是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女权,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由于她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贡献,她与吕碧城被称为“女子双侠”,与唐群英被后人誉为“辛亥革命的孪生女儿”,与唐群英、葛健豪誉为“潇湘三女杰”,与鲁迅和周恩来合称“绍兴三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兰溪法律援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兰溪法律援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