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律咨询途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法律咨询途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通人遇到法律纠纷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我遇到这种问题首先会去网上搜索,然后在网上找一些律师的电话,网上有律师的免费咨询电话,不过现在收费的较多。也可以去法律论坛发帖子征求意见。
说一个我的真实事情吧。
16年12月我得了白血病住院治疗,我所在的单位11月份由于资金问题没有及时缴纳当月的社保,导致我十二月份住院费用三万多无法报销。我咨询在网上查了这种情况,是由于公司原因造成的我医药费无法报销,这部分损失可以要求公司承担,我也给劳动仲裁部门打过电话,他们说可以先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仲裁。到时当时我还在治病,公司后续都及时缴纳社保,这件事我就搁置了。
17年11月,公司给我打电话,说公司我已经一年不上班,公司已经为我缴纳了一年的社保,后续不再为我缴纳社保,如果还想缴纳社保,则自己出钱缴纳。我打电话给公司说由于去年公司未及时缴纳社保给我造成的损失有三万左右,看公司能不能给我再继续缴纳一段时间社保。但现在公司拒绝承认,还说我不上班就已经算是离职了,公司给我缴纳一年的社保已经是给我的帮助了,还说我诬陷公司,让公司受了不白之冤,态度还很强硬,真是让我见识到了商人无情的一面(我在的单位是个人开办的小公司)。
我就呵呵了,公司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我无法忍受,事实就在面前,拒绝承认,只享受员工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却不想承担应有的责任。跟公司协商不成,我就申请了劳动仲裁。
仲裁部门给公司打电话后,他们才着急了,又找人来给我说,想私下解决。说了一堆的好话。我也没有为难他们,只要了我应得的那部分,最后他们赔了我两万三解决了这事。
如果我不走法律程序,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问题的,反而还反咬一口,说我的不是。对于类似的事件,遇到自己权益受到损害,要积极去争取,不要觉得麻烦,只要自己有理有据,就没什么可怕的。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其实都会遇到法律纠纷,至于如何处理,具体得看实际情况。
其实最好的方式的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让自己在大的方向不会迷失,那什么是法律纠纷呢?所谓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纠纷 。大的分类通常有民事纠纷,刑事纠纷,行政纠纷等等。
那遇到纠纷怎么办呢?网上搜索,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还是比较好的方式,然后根据法律纠纷的大小、专业程度来处理后续的事情,比如拆迁纠纷这样的比较专业的法律问题,建议还是聘请一个专业的律师来处理为好,因为涉及的金额大,法律问题专业,一般当事人处理起来有难度。
总之对于普通人日常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作为储备,对日常的生活、工作是有很大的好处,但是每个人也不可能都成为法律专业人士,让专业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吧。
公民的维权途径有哪些?
1、诉讼途径。
诉讼俗称“打官司”,诉讼途径就是指受害人或案件的其他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上诉或申诉,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保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途径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2、非诉讼途径。
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非诉讼途径,是指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请求国家有关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处理、解决问题,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非诉讼途径很多,主要有:投诉、申请、调解、申请裁决、申请仲裁、申请复议、申请复审、复核、申请行政复议和申诉等。
3、寻求法律帮助。
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是我国的法律服务机构。公民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请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服务。由于社会分工、文化程度、专业知识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法律水平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不少人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以及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信访和打官司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信访程序,一个是诉讼程序。信访程序是依靠上级领导关注处理解决,而诉讼程序是打官司依据法律途径解决。
信访和涉法涉诉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信访反映的违法事实并未经过证实,而涉法涉诉是指对依据宣判的案件不服而提起的上诉。
信访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律咨询途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律咨询途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